在重新观看《知否》时,我注意到一个引人入胜的细节——林噙霜作为盛家的妾室,居然从未需要去给王大娘子或盛老太太请安!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她的女儿墨兰,却每天都得前往寿安堂问候。虽然都是妾室,为什么《知否》中的小邹氏总是忙着去张大娘子那儿,而林噙霜却可以安稳地躲在林栖阁享受清闲呢?
今天,我们来解密盛家后宅中的“潜规则”,探究一下林噙霜凭什么如此放肆!
1. 盛老太太:视不喜之人如空气,直接拉黑!
盛老太太是个极其强势的人物,年轻时曾因轻信他人而吃过亏,年老后干脆采取“眼不见为净”的策略——一旦讨厌某人,便绝不与之打交道!
当林噙霜刚被纳入盛家时,老太太便毫不客气地表示:“此女心术不正,不许她踏入寿安堂!”虽然盛纮宠爱林噙霜,但面对老太太,他也不敢违抗,只得点头答应。
林噙霜原本打算通过讨好老太太来提升自己的地位,毕竟,若能获得长辈的青睐,自己就能稳固地位,掌控更多资源。然而,老太太根本不给她机会,甚至连她的女儿墨兰都不愿意收养,而偏偏选择了明兰,这一举措直接打破了林噙霜的“镀金”梦想!
当墨兰未被收养时,林噙霜十分愤怒,竟然让儿女装病不去请安。结果,盛纮暴怒之下,立刻闯进林栖阁,将东西砸得四散,怒喝道:“你敢不敬嫡母?你这是反了天了!”——在他眼里,宠妾无妨,但若因妾室背上“不孝”的骂名,那可绝对不允许。
展开剩余74%2. 王大娘子:想惩罚她?根本抓不到人!
按理说,妾室每天都应该前往主母那儿请安,然而林噙霜偏偏不按常理出牌!
王大娘子虽然心生不满,但林噙霜总能巧妙地找到躲避的理由:
“昨晚照顾了主君,今天身体有些疲倦,需要休息。”
“主君今天未曾到来,我心情低落,实在起不来。”
偶尔去一次葳蕤轩,也是为了谋取私利——比如,将墨兰送进孔嬷嬷的课堂。若是未能如愿,她便找盛纮哭诉:“大娘子又在欺负我!”
渐渐地,王大娘子也懒得再追究:“见她准没好事,干脆眼不见为净!”如此一来,盛家后宅便形成了一种奇特的平衡:主母懒得管,妾室乐得躲避。
3. 盛纮的“纵容”:男人心中的算盘
那么,为什么林噙霜能够如此肆无忌惮?答案在于盛纮!
面对老太太,盛纮极为谨慎,生怕背上“不孝”的骂名,所以绝不允许林噙霜冒犯老太太。
面对王大娘子,盛纮则心中有着自己的算盘:他既希望享受林噙霜带来的温柔乡,又不希望后院闹得不欢而散。于是,他默许了林噙霜躲避规矩,享受逍遥。
盛纮心中算盘打得明明白白:既要让妾室讨好自己,又不希望家中因此起纷争。林噙霜正是深谙此理,才能够肆无忌惮地在规矩边缘游走。
4. 对比小邹氏:为什么她必须每天去请安?
在《知否》里,另一位妾室小邹氏,虽然并无儿子,却依然每天前往张大娘子那里请安,为什么呢?
小邹氏无儿无女,只能通过不断刷存在感来争取宠爱,顺便也能让张大娘子心情不佳。相较之下,林噙霜不仅有儿女,还有盛纮的宠爱,天生底气十足!
更重要的是,沈家比盛家更讲究规矩,沈国舅更重视面子,妾室若敢不尊重主母,必然受到家法惩处。而盛纮则不同,只要不出大乱子,他便心安理得,充当“装糊涂”的角色。
结语:后宅生存法则,拼的是“潜规则”!
林噙霜能够如此逍遥自在,归根结底是因为她掌握了三点核心:
1. 掌握盛纮的心——男人的偏爱,成为她最坚实的后盾。
2. 避开盛老太太——惹不起的人,绝不招惹。
3. 捉摸王大娘子——能躲则躲,必要时上演一场戏。
由此可见,古代后宅的生存法则,往往并非外人眼中的规矩,而是人与人之间微妙的心机与智慧较量。林噙霜的“特权”,恰恰暴露了盛家的弱点——只要男人装傻,任何再严的规矩也能被轻松打破!
发布于:福建省广升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